世上有没有一种死法,如此慷慨?
它的死,竟不是生的终结,
而是喧闹的开始。
当一条鲸死去,它生命消亡的瞬间,
其实正预示着无数生命的开始。
在北太平洋深海中,鲸落维持了
至少43个种类12490个生物体的生存。
它归于深渊,
却让其他的生命走得更远。
这样的生命奇迹,初闻“鲸”奇,
亲眼所见更是“鲸”喜。
今年4月初,中国科学家们科考时,
于南海1600米深处,
发现了一个约3米长的鲸落。
这是我国科学家第一次发现
该类型的生态系统。
这是一只形成不久的鲸落。
鼬鳚鱼正在撕扯尾部的肌肉,
螃蟹等“清道夫”
自四面八方赶来分享盛筵。
科学家分析,
这个鲸落很有可能是齿鲸类的鸟嘴鲸,
鲸尾上尚有组织残余,
估计死亡时间不算长,
因而具有长期观测价值。
生前,我们不得而知,
而南海这一鲸落的“从今往后”,
我们有幸见证。
“悲寂潇潇下,繁荣此中开。”
它的存在,
演示了一个生态群落的更替,
↓↓整个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移动清道夫阶段
鲸沉入海底时,最初尸体上的大量蛋白质和有机物会吸引鲨鱼、盲鳗、甲壳类生物前来,它们以鲸落中的柔软组织为食,如果鲸的体型足够庞大,鲸落上的蛋白质可供这些生物食用4—24个月之久。
第二:机会主义者阶段
接下来,一些多毛类和甲壳类无脊椎动物登场,这些“机会主义者”能够在短期内适应所处环境而快速繁殖。它们一边从鲸落中获取食物,一边又将其作为居住场所繁衍生息。
第三:化能自养阶段
当它只剩骨架的时候,一切才刚刚开始。大量微生物进入鲸骨深处,分解其中的脂类,使用溶解在海水中的硫酸盐作为氧化剂,产生硫化氢,成千上万的化能自养生物由此获得能量。
第四:礁岩阶段
最后,当有机物质被消耗殆尽,鲸骨的矿物遗骸又会以礁岩形式成为生物们的聚居地,比如,充满生机的珊瑚礁。鲸,即使零落成泥,也会养护一方生命。
整个过程,
严丝合缝、环环相扣,
长达数十年甚至上百年。
参与科考的学者说,
“鲸落从形成到最后完全分解,
这期间不光可以改变
鲸落所在地的环境和生物种群分布,
甚至可以影响到新物种的演化。”
“一头鲸的死亡,
造就了一个深海生态系统。”
这样的说法并不夸张。
一鲸落,万物生,
对于漆黑的深海而言,
绝处逢生,
这无疑是一份极其贵重的礼物。
是不是所有鲸死亡都会形成鲸落?
答案是否定的,
并不是所有的海洋环境
都利于自然鲸落形成。
迄今为止,
人类所发现的现代自然鲸落数量,
不超过50个。
偶然性,
令这样的遇见与馈赠尤为罕见与珍贵。
如果上一秒,你还在为鲸落动容,
这一秒,就可以开始唏嘘了——
在鲸落之前,
鲸已死于人类的无动于衷和残忍不仁。
防不胜防,
它们还在被一头,一头,
接一头地捕杀着。
避无可避,
受到声呐干扰而搁浅的鲸,
也在一头,一头,接一头地增多。
随着人类活动影响及全球气候变化,
目前鲸类数目急剧减少,
鲸落变得更为稀少。
深海生物对于环境变化的抵抗能力
较浅海和近海更低,
一旦潜在的海洋生态系统平衡被打破,
带来的危害不容小觑。
一头鲸,一生游弋不息,
只落一次地,就是在它死去之时。
生当似鹏起,
终当如鲸落。
一头鲸,
比人类更懂得何为壮丽的陨落。
我们的“生死观”该为它所洗尽铅华。
愿“鲸落”这个词语,
之于你我,
不仅只是一个遥远而悲壮的存在,
鲸落,
是诗意,是启示,是向往,
还是守护蔚蓝的出发点与日常。